阅读历史 |

古代经营书肆日常 第74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我想不到怎么写,无聊不如不写。

◎陈削崩溃的问题投稿◎

勤政殿里,众人从早晨谈到了下午,中间短暂休息了片刻,草草吃了些桂三准备的食物,又开始了新一轮谋划。

出宫已经接近傍晚,光线渐渐昏暗,从天阶往下走,平视远处宫墙上鱼鳞状的云幕,一层纤细的灰蓝,一层鳞片宽的灰白,相互交错。

回到书肆,古方婕便迎了上来,她一直在这等着:“怎么样?老板。”

秦东篱笑拍她的肩膀:“你绝对可以出海,太史令保举了你。”

“太史……你是说刘、刘镌大人?”古方婕不敢置信,在院子里打转,“他真的相信我!?”

“对。”

快乐是可以感染旁人的,卫竞也笑起来:“你本事也不小,居然悄咪咪搞出一个《海图策》,正好与太史令的计划不谋而合。”

“真的!?”古方婕一蹦三尺高,再三确认才敢相信有了希望,“我听了老板的话,翻看律法文书,还托杜岚的关系,略微了解了大理寺近几年的大案,发现陛下越是近几年,贪污腐败越抓得严,还有税法几乎每年都有调整。”

“陛下推崇勤俭节约,不喜欢铺张浪费,如今国库充盈,最大的开销就是往我们东南总督府拨款造船,既然不扩军,也不增加辎重,准备那么多钱,肯定不是为了打仗。”

“不打仗一定躲不开互通商道,所以我才想到沿海设点,探索商船航线。”

古方婕自小熟悉海事,只是差了临门一脚,这才能迅速突破。

只要她的想法和皇帝一致,就能取得皇帝的信任,让皇帝偏向她一分。

“现在大家还在为了人员配比的问题争执,多少工匠、多少兵、多少使臣,都没定下,如果你的立场偏向和平,陛下就会选你。”秦东篱和她说,“和你竞争的那些人选,多出自军中,他们更愿意挣军功,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,何况出到茫茫海上。能上船的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,陛下决不允许他们被穷兵黩武的将领耗费光阴甚至生命。”

卫竞:“武将是首选,也是保证航海外交能全身而退的最硬底牌,所以,除了陛下一定会排除那些主张侵略的人以外,文臣也会压不住你,你越是往和平交流上面靠拢,赢面就越大。”

古方婕坚定点头:“好!”

这天,也是各科教科书印刷上市的日子,有国子监操刀,新版教材获得了一众好评。

准备下一届春闱的学子们争相抢购,除此外还有秋闱的教材,国子监效率高,一并完工。

兴文署与自然书肆达成合作关系,这意味着自然书肆与其他私营书肆不再是一个层面上的,半官方的兴致让更多学子认准了自然书肆出版的教材、背诵册、习题册等等。

想要有好的书写体验,可以买兴文署出版的,没那么多钱就来自然书肆凑合,起得早还能免费看书。

并且,自然书肆的笔虽然用不久,但那是科举指定用笔!多用这种笔,上了考场也能适应呐!

“秦老板。”霍聊带着符粱走进来,后面的伙计帮她们收起了雨伞,她到了闻鼓后,去哪里都把符粱带在身边,明了是想让女儿长大后继承自己的衣钵。

书肆的伙计从霍聊那里学了些皮毛,小本生意已经足够用了,秦东篱就没再请她继续为自己的生意奔走。

大家最近都忙,秦东篱仿佛已经很久没有看见霍聊,仔细算算,也就三四天:“还没恭喜你,拿到了布匹的竞标。”

出海的备选商品中,布匹的限定是十五中,其中十一种贡布是定了的,几百种民间布料一起争四个名额,不亚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,霍聊送上去十八种布料,最后只有一种“鲛织”的绫,在光照下,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不同的金属色泽。

“多亏秦老板提前捎来口信,我才能准备充分。”

两人又说了写客套话,互相吹捧一番,霍聊道明来意:“秦老板计划何时离京?我接下了押送一些京货去照兴上船,三月下旬便走,顺路的话,可以一起互相照应。”

那就不是互相照应,而是霍聊单方面照应他们了。

“我们差不多,书肆还有一些排版和出版的事,没有交代完。”秦东篱指指在排活字的卫竞,“现在正在给他们出教程,等我们离开闻鼓,也有人可以继续出新书。”

那些没有考上的东望州读书人,没有离开,直接在京城住下备考看书,等下一次春闱,秦东篱请他们来书肆帮忙,做一些校对和编辑的活。

有几个实在不行的,干脆不考了,跟着秦东篱学习如何做出版。

霍聊走前交代:“最迟三月廿六就出发了,秦老板要一起走,就得抓紧时间。”

app上的教程也被秦东篱印得差不多了,廿四前肯定能弄完。

兴文署在十三那天找上门:“目前要刊印的备选书册量很大,我们需要商议一下,单独出一个大型书库,来存放这些上船的书,还要做好安全守备,以免让那些不赞同出海的小人暗算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