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560节(2 / 2)

加入书签

朝野朝野,这是朝中官员的反应,至于在野人士,思想就更为胡乱了,各路人马那可是蠢蠢欲动,什么立宪派,维新派,民主派都是粉墨登场,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小团体,趁着新旧交替之时,诉求着各自的政治诉求。

可怜康有为,梁启超等人,刚逃出京师,乘船前往欧洲,大清又没了,等到他们得知消息,只好又纷纷往京城赶去。

五天的时间,已经够长了,军政府的大军已经占领了直隶各处战略要地,为了不使各省督抚惊慌,暂时停止了前进的脚步。

而曹锟出兵山东之事也是极为顺利的,山东原有的军队早就随着那位山东巡抚进京勤王被消灭掉了,剩下的一些连土鸡瓦狗都算不上,可以说,曹锟领兵不是去打仗的,而是去接收地盘的。

魏季尘在这段时间内,则进行了官制改革。

否则国家的行政还处在混乱当中,那些死去的大清官员虽然庸庸无为,但至少还勉强维持着大清的运转,这一下子死去了那么多人,当然要马上输入新的血液了。

等到李鸿章、李云飞等人入京之后,军政府中央官制大体构架也出来了,首先是改六部为十一部,细化国家的行政机关。

这十一部分别是:外务部、军部、吏部、民政部、度支部、礼部、学部、法部、农工商部、邮传部、理藩部。

外务部的职责就是原清政府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,处理外交事务,为其他各部之首,外务部大臣暂定为李鸿章。

军部不用说了,军部大臣魏季尘直接任命马金叙,战争的时候由军部筹建战时大本营以及作战参谋总部来统辖三军。

度支部掌管财政事务,就是原来的户部,任命李云飞为度支部大臣,手中有钱,心中才不慌。

邮传部掌管船政、路政、电政、邮政、庶务等交通行政,邮传部大臣为盛宣怀。

吏部大臣为王文韶,王文韶圆滑,作为沟通新旧官员的桥梁,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。

学部是教育行政机构,学部大臣为孙家鼐,维新变法时,创立京师大学堂的那位就是孙家鼐了,京师大学堂名字太小气了,直接被魏季尘改为北京大学。

其他各部大臣就不一一介绍了,当然,这些人的任命都是暂时的,还要等到各省代表到了之后才能确定。

六月六日,魏季尘的正式就职典礼在太和殿举行。

军政府的首脑简称元首,估计希特勒听到了,要蹲在那个角落去哭了。

此日,京津地区的官员悉数到场,各级高级将领,除了那些必须留守走不开的,同样是赶到了京师。

由于军政府只是临时过渡性质的政府,加上魏季尘极力要求,他的就职典礼便化繁为简,但是魏季尘在就职典礼后,搞了一个阅兵典礼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