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74节(2 / 3)

加入书签

原,锋刃拟华人,言《扬州十日记》、《嘉定屠城纪略》,怒骂满人是禽兽。

在变法期间,更是斥慈禧为老妖婆,其爱憎分明的性格昭然若揭。

无怪乎梁启超说谭嗣同:“其思想为吾人所不能达,其言论为吾人所不敢言。”

当然,仁学的发表要等到几年之后了,此也可以看出谭嗣同不是一不知变通之士,维新对国家民族有利,他就加入维新队伍中。

“尚未得只字片语。”谭嗣同眼光中有些闪烁,似乎不愿意多提起。

魏季尘不以为意的笑笑道:“既然谭兄来到了辽东,何不多停留几日,魏某府上空旷,权当魏某尽地主之谊。”

谭嗣同在学佛之前,以儒家为学,以墨家为行,所以才会仗剑行天下,在学佛之后,才用佛教中的悲天悯人平等博爱思想将百家杂糅,碰撞出民主的火花,成就才气纵横的《仁学》。

既然这样,自己何不助他一臂之力,归西老和尚佛法精深,想必谭嗣同与其见面之后,会有所得。

谭嗣同之所以来辽东,就是因为听说辽东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开矿山,移民,建工厂,无一让谭嗣同觉得值得一看,此时听到魏季尘的邀请,便毫无犹豫的回道:“既如此,那打扰魏将军了。”

“能见识谭兄这样的大才,魏某心中也高兴,不过魏某如今忙于军务,谭兄可先行一步,去某府上即可。”魏季尘笑着站起来。

王士珍,段祺瑞等人也是长身而起,他们知道休息时间已经结束。

谭嗣同见此,便起身告辞。

魏季尘等人的身影不久消失在王五的视野当中,但是他看到谭嗣同仍然等着那个方向看。

“公子,他就是辽东将军魏季尘?”王五出声问道。

王五和谭嗣同的关系很复杂,亦师亦友,谭嗣同把王五看成是良师益友,而王五却不愿与谭嗣同平起平坐,称之为公子。

辽东将军这个名号还是依克唐阿叫出来的,不过由于形象,不久便传开了。

“天下英雄何其多,却无人有魏将军如此气势。”谭嗣同赞叹了一声,接着笑着说道:“我们先在旅顺四处转转,晚上再去魏府投上拜帖。”

一日之内,魏季尘将海口所有岸炮都巡查了一遍,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已经开始重新安装大炮,大多还是空空如也,这让魏季尘心中很是着急,奈何朝廷大炮迟迟不到。

王士珍和段祺瑞两人倒是尽心尽力的指出一些缺陷来,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。

魏季尘之所以如此迫切,那是因为他知道,不用多久,俄国人便会借着威势霸占旅顺口,签下旅顺租借条约,几经转手,旅顺、大连从此直到新中国之后才收回来。

旅顺租借条约之所以能够签订,有其他原因,但最主要的是,当时俄国人派军舰陈兵旅顺,两千多名陆战队员直接登陆,而当时驻守旅顺的中国军队根本无力抵挡,而海岸炮的缺失也占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。

所以,魏季尘必须在俄国人动武之前,将旅顺的整体防御布置起来,使得俄人不敢轻举妄动,不至于在对付其军舰的时候,无还手之力。

巡视完毕之后,魏季尘并没有回府,而是往金屋藏娇之地而去,征服公主这个相对花时间较小收获较多的支线任务,魏季尘还是希望能够完成的。

至于谭嗣同,魏季尘又不是思想家,和他谈不出子丑寅卯出来,想必他见了老和尚之后,也会忘记了自己这位魏将军吧,专业的人士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士去接待。

魏季尘回到院子的时候,并没有发现莫德的踪迹,心中不由纳闷,这女人去那里了?

正在此时,却听见前门一阵吵闹喧哗声,接着,魏季尘便看见莫德高傲的昂着脑袋,不慌不忙的走了进来,紧随在她身后的,是各式各样打扮的人。

不过,无一另外,他们手中都搬着东西,有雕花木椅子,有精美梳妆台,还有西洋毛毯之类。

只看得魏季尘眼花缭乱,错愕不已,不会吧,她这是出去买东西了。

“公子,你看,摆在这里行吗?”

“公子,共一百两银子,如果公子还有需要,随时吩咐。”

“对,对公子,我们精品轩也是物美价廉,这次夫人共花去了一千两银子,对于公子这样的富贵人家来说,应该是九牛一毛吧。”

几十名商家把魏季尘围在中间,高声喝道,一个个都是伸出手来要钱。

而莫德却像没事的人一样,径直走入大厅,慢悠悠的坐在椅子上,喝起了咖啡,似乎周围发生的一切与她无关一样。

魏季尘被挤在中间,动弹不得。

“等等,谁说我要买这些东西?”魏季尘只要一下子跳到一张高桌上面,大喝一声,压下众人的吵闹声。

“公子,你可不能不认账啊,这可都是那位夫人说的啊。”

“对啊,公子娶了个西洋女人,看来也是大富大贵之辈,不能诓我们这些穷苦百姓啊。”

魏季尘想起来,今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