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67节(3 / 5)

加入书签

能呆在杭州城里看着,虽然也有钱拿,但也总觉得浑身不舒服。

而商毅决定调外籍雇佣军团出战,亚莉桑徳拉也终于坐不住了,因为她是出身军人世家,对战争同样充满了兴趣,在杭州城里可以收到每一战的战斗过程,亚莉桑德拉都会仔细研究,每次研究,也都会觉得中国人打仗,确实充满了智慧,相比之下欧州的战事确实属于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。而商毅的战术更是让亚莉桑德拉无比奇妙,因此也非常希望能够亲自上战争去经历一次这种战争。由其是双方的军队都超过十万人的大规模会战,在欧州战场上可是十分罕见的。

见亚莉桑徳拉这么坚持,商毅也就没有拒绝,现在商家军的士兵们也都接受了这位洋夫人是一员女将军的事实,因此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。

但就在商毅准备出发的时候,李格非忽然来找他,并告诉他一个消息,日本的徳川幕府向杭州派来了一个使团,要求和商毅会谈,现在日本使团的船只正停靠在舟山岛上,听候商毅的命令。

商毅听了之后,就估计应该是为了日本商团的事情,徳川幕府才会向自己派来使团。当然对商毅来说,日本商团确实是可以用来谈判的,只要徳川幕府能够开出合适的价码来。不过现在自己可没空接待日本使团,而这仵事情也只有自己亲自和鬼子来谈,让别人来付责这次谈判,确实又不放心。

因此商毅想了一想,道:“远来都是客,李叔叔,你可先去告诉日本使团,我现在没空接见他们,如果他们可以等,就把他们接到杭州来,住进外商通驿里按外宾的礼节招待,不过让安全部小心防范,对他们用二级警戒,另外不要让他们和日本商团碰面,果在是等不了,就让他们先回日本去,过几个月再来。”

李格非听了之后,应了一下,立刻下去执行。

决战之前(上)

商毅带领着人马从杭州出发,沿路都可以看见来往不绝的民夫车辆,都装载着各种各样的物资,排着长长的队伍。虽然跟队押运的军队并不多,但秩序井然,并没有出现混乱的局面。

而且几乎所有的在许多车辆上都插着各种颜色的旗帜,或者贴着标语,写着“恢复中华、驱逐鞑虏”,“收复南京,打败满清”等字语。沿途还有不少年轻人在大声鼓励民夫们努力,把物资尽快送到前线去,为抗击清军,保卫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看到这些情景,也让商毅十分满意,看来宣传组织工作确实做得十分到位。

三天之后,商毅的一行人马到达南京外城的小安徳门附近,成进的第一军己经在这里扎下了大营。这时其他各路人马也都基本到达了自己的阵地。

南京分内外两城,内城才是真正的南京城区,城墙都是用米汤、蛋清调灰烧制的青砖砌成,高大宽厚。而外城实际是一道不高的土围墙,而且连续长达一百余里。

这时清军在南京城中的总兵力约有九万左右,其中满旗和三大营的人马约有两万余人,汉军和绿营约有二万六七千人,其余全是其他降军。主要的将领有:屯齐、鳌拜、满达海、刘之源,李思忠、士彦、郝效忠等人。另外有各种火炮二百七十余门,火铳一万余杆,霹雳火箭六百余简,震天雷六千多个。

自从商家军对南京地区的合围完成之后,多铎也知道大势不妙,于是也在南京城内开始布置准备守城的计划,虽然说清军的兵力确实不算少了,但南京的地区实在太大,而城墙又太长,清军的兵力仍嫌不足,根本不可能把防线扩大到外城一线,因此多铎也决定把南京的外城全都放弃,把防线布置在内城和内城的外围地区,集中兵力驻守。

清军占领南京时,南京城里的居民只有七八万,经过了近一年的时间发展之后,现在南京城里的居民也已经接近到二十万,虽然离正常时期还相差甚远,但也恢复了几分元气。而这时多铎也下令在南京城内实行军管,所有人员一率听从清军调度,所有粮食、财产、物资也全都交出来,由军队统一分配,违令者立斩。

为了弥补清军的兵力不足,多铎首先下令将城中的居民十五岁以上,四十五岁以下的男子全部都编组成军,一下子就扩充了近五万人,发给武器,进行短期训练,平时付责修筑工事,在商家军进攻时,也要全都参加战斗。同时也把年轻妇女都组织起来,付责做饭洗衣照顾伤员等后勤事务。

同时多铎虽然没有勇气放商家军放进城里来打巷战,但对南京的防守也布下了三道防线,第一道是在南京的城墙外,依托城外的山河湖泊布置,主要集中在二湖二山一坛,二湖是指莫愁湖和玄武湖、二山是指神烈山和聚宝山,一坛是指东南角的天坛。

多铎下令,由郝效忠守聚宝山;李思忠守莫愁湖、佟岱守神烈山、土国宝守玄武湖、夏成德守天坛、在这五处驻点都派驻了一万人马,另有五千民兵驻守,不过人马中只有满汉军各一千五百人,其余全是降军,当秸其中包括有三十门火炮,一千支火铳等武器。并且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。

第二道防线就是南京的城墙,这也是多铎寄于了厚望的一道防线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